• 联系我们
  • 地址:湖北武汉三环科技园
  • 电话:159116031100
  • 传真:027-68834628
  • 邮箱:mmheng@foxmail.com
  • 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优秀作品
  • 年轻建筑设计师创业困难
  •   深圳,是中国首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设计之都”的城市。近年来,深圳在创意设计的营造和改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涌现出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设计师。但对于深圳年轻建筑师而言,受限于根深蒂固的设计旧生态,往往难以一展抱负。究竟是哪些因素令他们举步维艰?他们所期待中的“设计之都”的设计新生态又是怎样的?

      日前,一场主题为“建筑师创业——设计之都的设计创业”的业内在深圳规划大厦举行。一众年轻建筑师以亲身经历为例,畅谈目前面临的创业困境。昨日,深圳商报记者又相继采访了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年轻建筑师,了解他们在创业过程中,因“设计旧生态”而引发的困惑与思考。

      门槛太高 机会难觅

      建筑师陈伟航1998年毕业于深圳大学,工作几年之后,于2005年选择自主创业创立了深圳市联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作为该公司的设计总监,陈伟航已在创业上了7年多,公司人数最多时也未超过10人。一走来,跌跌撞撞,颇为。

      提及深圳的设计创业,陈伟航显得较为无奈。他认为,就小型设计事务所而言,要想获得发展,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有公平的平台和创业。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很难改变目前的设计生态。“我觉得有两个方面,第一个就是平台,我们这种小型事务所很难拿大项目,因为它有很多的。大部分情况下,甲方要求设计公司有资质、有规模、有业绩等诸多设定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这些小型设计事务所必须要和大型设计院联合或者形成一个联合体,我们连名字都不能出现。这就使得我们连入门的机会都没有。第二种就是整个公开竞标的评审机制是有问题的,我们参与了很多竞标项目,专家全票通过,但是最后未中标,有的时候甚至连标底费都没有。”

      作为深圳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后起之秀”,坊城建筑合伙人、设计总监陈泽涛在接受深圳商报采访时表示:“深圳有很多年轻建筑师,他们有理想有追求、有才华有抱负,但他们所缺乏的就是展现的机会和实际建造的经验。就机会而言,主要就是公平竞赛了,就好像运动员如果连参赛机会都没有的话,何谈进步,何谈发展。”

      陈泽涛坦言,深圳的设计生态和深圳属于经济特区的地缘密不可分,一切从经济利益出发、向效率看齐的风气造就了很多民营巨无霸企业。特别在市场不景气和萎靡的情况下,本身他们就吃不饱,留给小事务所的空间就更加有限了。

      暗箱操作 有失公允

      陈伟航告诉记者,为了能获得更多机会,他们做了大量的竞标,如广州陈家祠岭南文化广场城市设计,长沙橘子洲旅游风景区规划,宁波书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等项目。

      “用屡败屡战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很多项目未中标,明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一些非技术的因素在起作用。”陈伟航说,“还得靠关系,没关系做得再好也没用。我们有些项目获得专家全票,第一名通过,但最后连标底费用都没有。包括我们参加的一些很重要的比赛。上午招标,各家单位去讲标;中午专家进行评审;下午专家通过电话给我们答复说中标了;结果到了晚上再通知我们说不行,相关部门和领导有意见,希望你们前两名再进行一轮投标。结果可想而知,这都是很明显的猫腻,让我们这些小公司发展得特别困难。”

      陈泽涛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设计旧生态指的是暗箱操作、靠利益链关联的生态,年轻事务所在经济实力上当然和大公司难以抗衡。更重要的是他们专注于专业技能,一般不屑于做私下回扣的。”

      低价竞争 恶性循环

      尽管7年多来,屡战屡败,陈伟航却颇有“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意味,依然努力着。“这是因为我相信市场是很大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不同类型的事务所可以下来的原因。事实上,经过多年的积累和,目前我们手上也有一些项目,还是很有希望的。”

      相比于对外部大的“无奈”,陈伟航对行业内部的“低价竞争”则有着“恨铁不成钢”之感。“我们行业内的低价竞争常糟糕的,这是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却要别人尊重你。”陈伟航说,这些年CPI涨了那么多,但设计费却和他1998年刚毕业那时差不多。“我知道深圳有些大公司会以特别低的价格把竞争者挤出去,为了得到项目用这种方式肯定是不合适的,这很容易就衍变成了恶性循环。本来你的团队一年做三四个项目就可以过得很好了,但是你非得做十个或者更多的项目才能保持收支均衡。那你设计出来的东西就会打折扣了。好设计必须要投入时间和费用。价格低、产出快,但品质差,一年到头忙忙碌碌,却没有任何进步,这只会让这个行业处于越来越糟糕的境地。”

      相比设计费低,最郁闷的莫过于辛作之后却收不回钱。“欠费”也成了小型建筑设计事务所难言的痛。“这个问题就要看你运气了,有些客户确实很糟糕,我们也遇到过,而且是以设计院的名义签的合同。他把你东西拿走后说不满意,然后费用也不付给你了。”陈伟航说,相比内地,就很严格。他们的体制不一样,找建筑师干活,你必须要守合同。“在我们这边,很多时候签了合同也没用。遇到问题一般不会走法律渠道,因为这也要花费人力物力。有这功夫,还不如多做一个项目,把损失补回来。同行们聚到一起也经常谈到这个问题,既然拖欠费用这么严重,就应该有个平台去这些事情。如果有一个专门的建筑设计协会为设计师,起到监督的作用,或许整个生态也会好些。”

      设计师在追求理想的同时,寻求市场

      努力营造“设计新生态”

      深圳商报记者 刘 琼 实习生 陈 威

      面对不利于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设计旧生态”,年轻建筑师愈发渴盼的是营造出利于设计师和行业发展的“设计新生态”。

      打造包容的竞赛平台

      陈泽涛认为, “设计新生态”,应该强调的是,就能包容,包容才能产生多样性,多样性之后促进交流,最后才是整个生态圈的共同进步。而这一切的基础就是公平的设计竞赛。“这当然是一种目标和愿景,现在这个生态圈还不够健康,不够,但是我看到了朝着健康新生态发展的可能性和趋势。”陈泽涛说,以前他们都不会参加投标的,但是现在的竞赛机会相对多起来了。尤其是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的成立,为小型设计事务所提供了一个无门槛参与竞赛的平台。借助这个平台,他们相继参加了多项竞标,如“一·百·万保障房”、“深圳科技生态城”、 “海纳百川总部大厦”等项目。

      受邀回国创业的建筑师杨小荻也表示,最想要的还是公开公平的平台。如果能创立这样一个平台,在跟同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会学到很多东西,这也将是一个理想的状态。

      “投标不仅仅是为了中标,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有机会以一个建筑师的立场表达我们的观点。”陈泽涛说,“虽然很多的竞赛不一定有结果,但最起码有了让我们去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陈泽涛认为,即使是城市设计促进中心这样的公共平台,也还是有很多需要改善和提升的空间。比如,在投标过程中可以更加。“为什么我总是拿到第二名?与第一名相比,有哪些差距?何不借助这样的平台,将参赛者召集起来讨论一下,把评选过程公开出来。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做“智慧型”设计师

      张之杨可谓深圳年轻建筑设计师中的佼佼者。他本科毕业于深圳大学、在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深造取得建筑学硕士学位之后曾先后在荷兰大都会事务所(OMA)、美国AECOM、中国易道等公司担任主持设计师。2007年,在多家公司抛出的高薪橄榄枝后,张之杨开始在深圳运作其创立的局内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几年下来,张之杨用“漂浮、着地、起航”六个字来形容公司的发展阶段。从最开始的举步维艰,到后来与市场的着地,再到2011年之后在扎实基础之上的正式起航,张之杨笑言自己正努力找到一条“智慧型”建筑设计师的之道。

      张之杨更愿意用“有理想的机会主义者”来解释“智慧型”建筑师。“我们的口号是:质疑约定俗成的‘惯例’,在‘不可能’之中挖掘可能,发现需求和独创性地解决问题。” 张之杨认为,在外部条件很现实的状态下,建筑师应该跟业主成为一个共同创作的伙伴。“首先要认同业主,当我们接项目的时候,其实我们就已经认同了业主所有的价值追求。比如说你做住宅就得认同业主在朝向、面积、高容积率等方面的要求。如果你要他这些,那就干脆别做了。我觉得,建筑师要站在业主角度帮他更专业、更智慧地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基础上,业主才会给你空间,让你实现你想要表现的美学和空间上的内容。当你们成为一种良性的关系的时候,你的所有的事情,业主都会帮助你,因为你为他创造了价值。我们公司的业主虽然不多,但基本上实现了这种良性的互动。”

      陈泽涛也表示,锻基本功、理解业主的需求、了解市场,这是建筑师不可或缺的一种能力。“有理想固然是重要的,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认识到:建筑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具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要关注到各方面的需求。这也是建筑设计师在实践过程中,必须面临和适应的。”

      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推出“小项目”竞赛品牌“小美赛”

      不设门槛,为年轻建筑师提供机会

      深圳商报记者 刘 琼 实习生 陈 威

      针对年轻建筑设计师面临的困境, 新年伊始,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以下简称深圳设计中心)竞赛服务平台准备推出“小项目”竞赛品牌,专为小项目(2万平米以下的建筑或场地)举办。按照深圳设计中心主任黄伟文的想法,这个暂时命名为“小美赛”SMAC (Small Smart Competition)的竞赛品牌将借助设计中心这一平台,不设参赛门槛,评委义务参加,评选公开录播,赛前赛后有交流。其最终的价值导向:“小就是美,给年轻建筑设计师机会,从小处为城市创造美。”

      黄伟文告诉记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深圳就有,小于2万平米的工程不限定非要招投标。深圳设计中心将利用各方资源,把深圳大量的学校、街道文体设施等公共投资项目集聚起来,专门为这些小项目开创竞赛服务平台。

      黄伟文认为,这样的竞赛服务平台除了给新生代设计师机会,更重要的是要一种价值观。在城市化快速前进的中国,建筑、空间、道等建设项目越来越大,“以大为美”似乎已成为当下主流的价值观。但是,通过这个“小美赛”,更想一种“小就是美”的导向。幼儿园、学校,以及街道的文体设施等,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一些大型设计院对这些相对较小的项目并不重视,往往很难有好的作品呈现。通过竞赛的方式,既选出了好的作品,同时也给年轻建筑师参与竞赛和设计的机会。让好的设计影响社区,让老百姓体验好的设计,对城市整体设计审美水平也是一种提升。

      为此,黄伟文还特地通过微博“喊话”,希望业内设计师能对这一竞赛品牌提出。深圳知名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获得者沈驰提出:应该用更透明的方式应对一切招标问题,事先公布专家名单、事后公布每个专家的意见、甚至公布评标过程等。短期内或给评委带来压力,但把评委的专业操守放在阳光下定可让设计行业更和健康。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执行总建筑师冯果川:评标时为明标,投标建筑师可以给评委讲标,可以讨论互动,把评标变成一个研讨会。

      对于年轻的建筑设计师而言,不设门槛的“小美赛”无疑是很好的机会。陈泽涛说,深圳设计促进中心成立两年来举办了很多高水平的竞赛。他所在的坊城建筑在没有任何标底费的情况下参加了十个竞赛项目,获得与一流事务所公平竞赛的机会并得了两个国际竞赛一等和三个二等,这在以前还是难以想象的。“可惜这些竞赛门槛较高,大部分的时候我们还是被拒之门外不能参赛。我想小美赛正好能够弥补这个空白,提供给年轻建筑师更广阔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陈泽涛认为,小美赛要搞就要设立高的标准和原则,把城市中不起眼的标识、公厕、座椅、雕塑、小型公建等统统拿出来竞赛,在调动全民设计热情的基础上提高大众审美及参与城市美化的热情。

      陈伟航却认为,这个竞赛品牌从出发点来说是好的,最起码竞赛的门槛降低了。但他并不是很乐观地看待这个事情,因为小和大是一样的,在目前的体制下,背后运作的东西没有变。所以无论是大美,还是小美,如果整个评选机制不改变,这样的活动很难对整个设计生态产生太大的影响。